剛好AXN正在重播,所以又從頭看了一次這部近年來頗具代表性的災難片。
跟今年的2012是很常被拿來比較的片子,因為都是羅倫艾默里克導的符合時代背景(?)的內容這樣。
相信鄉民們應該都看過這部片子了,沒上電影院的也透過(嗶──)接觸過了吧?我是指類似出租DVD或是學校某些課放映之類的...(被拖走
那,主要就是在說透過溫室效應的催化,加速冰河期的來臨,姑且不論看起來好像也會去得很快的樣子...不斷溶解的兩極冰山,改變整個體系的洋流,劇烈變化的天氣系統,明天過後整個就是建立在相當程度的科學理論上而誕生的片子...這點跟2012就有非常大的不同。
雖然不能說十分完備...但在劇情的表現上,明天過後我認為是樂勝無腦2012的,至少表現得中規中矩,整體性很夠,不若2012破碎的劇情及失衡的情節比重這樣。
而相較之壓縮下來的就是規模小很多,空間格局也小很多(?)的災難特效了。
好吧...就算全球性災難的情勢略顯薄弱,還是能從強運主角一路從美國往東半球飛的路途看見地球逐步轉變的2012(光喜馬拉雅很夠意思地直接移動到主角班機面前就夠可怕了吧...),明天過後除了簡單帶過幾個地方的氣候異狀,剩下來的焦點就全集中在紐約一帶,地球上其他地區只能透過短短的新聞(?),零星的鏡頭,或是衛星空照畫面來得知情況,這是可惜很多的部分。
不過明天過後還是有個很酷的賣點,就是那急速冷凍的冷氣團吧,但又是一個追著主角跑的東西...不管了,大概就是這樣。
看到飄揚的美國國旗瞬間被凍結其實還滿刺激的...(炸
人性的部分的話,就很制式化...領導者在災難片裡就是用來死的(?),and so on...不過因為明天過後本身題材的特殊性,在針對大美國主義的諷刺與人類本位的反思上,我想是挺有說服力的。
那對真實世界的人類有沒有用呢?誰知道,之前不是還有說溫室效應blabla的其實是陰謀論嗎?反正人類都會有自己的一套說詞,我們只要相信我們的地球就好...
另外...就是明天過後的ending了,呼應得非常極致,衛星上太空人的話與最後的地球全貌狠狠賞了現在的全人類一巴掌,而我們有多久沒有擁抱這顆美麗的藍星了呢...與之產生共鳴的主題音樂,也是我極推崇明天過後的原因之一。
0 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