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遊記] 臺灣博物館暨老梅綠色礁岩海岸

文化苦旅再次啟程,說是文化…怎麼看也只有前面稍微有點味道而已。

臺灣博物館就是從新光三越旁的館前路直直看過去,堵在路的盡頭那棟風雅的建築,之前明明經常經過,但卻是到今年才發現那原來是座博物館啊。

參觀的票價便宜得很詭異,只要十元就可以一覽六種展…真是俗擱大碗的分量。

於是就在一個星期前的星期天,趁著好天氣的下午一發直挺了。

進入白官建築,大廳擺了一整隻特暴龍的化石,與富麗高雅的內部風格形成層次上的衝突感,整個建築單從外觀與內部第一印象的大廳來看,其實比較像美術館之類,不過考究到他的前身…或許也是舊制蛻變的一種躍進吧。

那,六個展覽有特展也有常設展,我的參觀動線就隨性地直接按樓層走,所以就這樣簡單介紹一下。

最初是大廳一樓,右側的建築特展,陳列了台灣戰後建築風格的改變及特色,壁上大量的文書資料,提供許多著名建築的背景及設計者簡介,而一旁則有按比例縮小的模型,製作得相當精美,像圓山大飯店…blabla,有些模型還是由單人獨立製作的,是很嚇人的手藝啊…

中央的分隔牆面則懸掛著幾張珍貴的設計圖原稿,非常令人看不懂…但大致看得出設計圖的樣式,該怎麼說好…我覺得我被激起想走設計路線的衝動這樣(汗)。

之前在咱們系辦工作的時候,不曉得怎麼跟某碩二學長聊到的東海教堂,也有在這個特展中出現,雖然只是模型,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感覺,真是很有趣的設計。

繞一圈建築特展,接著來到大廳左側的特展,深海奇珍,這算是整座博物館裡我最感興趣的展覽這樣。

就如字面上的意思,內容就是在解說深不見光的海洋內部神秘生物,那個…大概是為了配合展覽吧,這個區塊被佈置得烏漆嘛黑,展區還放著我覺得有點詭異的音樂…是很有海底那種寂靜深不可測的感覺,配上圖片跟標本(我實在不能肯定到底是真的還假的…),氣氛整個很強,可是空間內的冷氣也一起整個變很強…很寒,明明是大熱天,我在裡面卻看到快起肖了…

撇開背景,展出物如我所說的,有許多精美的圖片及標本,例如非常著名的鮟鱇魚、水母、烏賊等,文字解說也頗生動,海底的生存環境,中洋脊的惡劣行成的特殊生態系之類,嘛…很酷,看完有種很想下海一探究竟的衝動(大汗)。

我說真的啊,不管可不可能,我還是深信海洋深處潛伏有藍鯨size等級的生物…像兩個101的高,台灣的長寬這樣,你不覺得這種想法挺浪漫的嗎…?(被拖走)

…嗯,anyway,展覽移動到二樓,這層就是臺博館的常設展,從中央的樓梯上樓往左側走,這區展示著臺灣動物生態的演變,從遠古的冰河時期,一直到現在擁有的豐富樣貌,雖然幾乎被人類破壞殆盡…但仍舊不可抹滅這塊小島具有的多樣化,宛如一個濃縮的地球溫度帶這樣。

裡面有些有趣的設備,大概介紹如食物鏈的複雜關係,還有一些從山頂的水源處流到出海口的自然環境模型,或是湖泊的生態貌,很可愛,應該說我對這種模型都沒有抵抗力吧…

另一邊就是頗特別的內容了,展示著台灣各部族原住民的歷史及特色,史前時代的文化也沒有忽略,但畢竟是統合性的介紹,所以每個部族文化都是提出一些代表性的特點及器物而已,內容算偏少,整體來看還可以接受這樣。

嘛…如果史前的資料多一點的話,這區我會更勝過深海奇珍那區,雖然我對歷史整個就是苦手,不過考古這方面卻挺有趣的,所以我說我有潛在的羅賓屬性…(?)

說到這個,就會想到很有怨念的台東史前文化博物館…以後有錢再說了。

三樓及地下室的特展我就合著說吧,這兩區我其實沒什麼特別的心得,三樓的主題是臺灣生態藝術特展,收錄許多不同時期的畫作、雕刻這樣,有些畫真的很漂亮,充分展現強烈的美術風格,另外,還有一小塊放置原初兒玉源太郎及後藤新平銅塑像的陳列室;至於地下室則是昆蟲特展,舉凡各種昆蟲的生態、用途(?)、與漢人之間的關係…blabla,也相當豐富,大概是這樣的內容。

Well,總之臺博館逛一圈下來,畢竟展很多元(…展元?),認真逛的話,相信絕對能花足半天以上的時間,我後面就開始無力了…一方面題材本身並不是很對味,一方面是冷氣像不用錢…出館之後,我有懷念了一會兒夏天的陽光。

如果覺得夏天很熱,花十元來吹冷氣裝氣質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

*     *     *

那後面這個老梅綠石礁岩海岸,其實是很衝動的決定。

說穿了,就是一股想看夕陽的念頭…可是又不想走淡水或八里這幾個去夠本的點,在批踢的北海岸板找了幾個地方,忽然想起之前就很想去的富貴角燈塔,那全台最北端的頂點,沒考慮多久,看了一下公車路線,就抓著包直衝了。

出發之前還害怕會不會因為定時公車而困在那裡,現在看來是多慮啊(笑)。

大概3點半出發,抵達老梅站的時候是5點半左右,通車時間跟去十三行博物有得拼,但比較來看,北海岸的沿岸風光整個樂勝八里這樣。

老梅站一下車,位置是在一處寧靜的小鎮裡,雖然網站寫說下車之後,照著指示牌走就能抵達燈塔,但看了看附近的指示牌,壓根沒有任何資訊…我只好盲目地繼續往北走,穿過橋,這時候位在台灣東方的熱低壓帶來厚重雲層,遠方的山上整個被雲覆蓋,我索性就在路邊取出相機,開始默默地拍下天空的變化。

跟路上來回穿梭的車相比,我簡直就像外地來的背包客…自己一個人抓著相機在路邊拍照,一邊拍山一邊拍天空,不過,這種感覺其實滿棒的。



這是過橋沒多遠看到的標點,說是風箏公園…可是滿不像適合放風箏的地方,我開始猶豫要繼續走還是回頭好…這裡根本沒有富貴角燈塔的指示啊,騙人家路痴嗎…(汗)

後來在照片左方的廁所小解一下之後,還是認命地相信往回走好,前進…感覺是條不歸路,也不曉得下一站公車站有多遠,媽媽說迷路的話就要盡可能待在原地別動(?)。

而重新過橋,橋邊的指示板居然出現了富貴角公園…是否南行跟北行的遊客不會想去同一個地方遊走這樣,這指示板前後面的設計是…



但指示板上直指著旁邊的小路,往海邊走就會有另一個景點,我看了一下時間,沒考慮多久就打消了衝富貴角燈塔的念頭,這次就退一步留在這裡吧。

大片的海跟沙灘,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下面是沙灘,從風箏公園旁邊可以繞到沙灘上的樣子,從我所在的位置再往裡面走也可以從店家後方下去,日落黃昏,只有零星的閃光跟家庭在散步與玩水,跟幾公里外的白沙灣一比寧靜許多。



吸引我的是這個立在路邊的小亭子,幾個當地的住民正靠在欄杆上看海閒聊,對住在這兒的人來說,相信這一定是個很常留連的地方,亭子本身的位置正好就面向大海,坐在長椅上,就算沒有任何語言相伴,只是單獨聽著潮聲與看海,我想就是種能洗滌心靈的時刻了。

說到這就會想起大里,也是個十分寧靜又寬闊的海邊,一樣有個小鎮座落在旁,這兩個地方…還真是追逐悲傷的首選。

不過大里的海碰觸不得,老梅的海就任君享用這樣。

我沒忘了看夕陽的初衷,於是就窩在亭子的一小角開始瘋狂拍照(炸),亂按相機之餘,有個中年男子拋下他在車內休息的老婆,獨自一人走到亭子裡默默地望著大海,不曉得那時候他心裡起了什麼變化…(?)




北方海面因為巨大雨雲的關係,從海上升出一道虹橋,這彩虹逐漸與山區不斷西移的雨雲而產生的虹橋相連,最後合成一彎巨大的彩虹。

超美的啊…連霓也清楚得要死,整個濃豔的彩虹我一度要以為是哪個人發動召喚而出現的魔法陣…(誤)

後來甚至飄了一陣不小的雨,我趕緊躲到亭子裡,這時候,西天的太陽終於要沉了,只可惜這裡會被突出的岬角擋住,太陽的光芒是在山的後頭消卻,不然就能看到日丸在水上暈開的畫面。



夕陽啊…不是有句叫夕陽無限好,只是男兒身嗎…?(完全記錯)

時間也差不多了,離開的路上,還有很多當地人正要去海邊散步,重返公車站不到5分鐘,原本以為少得可憐的公車就緩緩駛來,運氣整個還不錯這樣。

老梅行十分簡短的畫下句點,但心靈的充足感是難以言喻的。

那,文化苦旅應該是還沒結束的我猜(?)…如果還有時間跟機會,應該是會想辦法再去別的地方看看走走吧。



打這篇文到一半正好發生有感地震...震央花蓮外海,規模6.3,嚇到我都要閃尿了整個…根本是921等級…(汗)



阿格 平方(^-^)ノ

2 則留言:

  1. 好長...



    很棒的照片!!!



    給個大推~



    我也剛從台灣各個角落的海邊曝曬回來~



    這個夏天~~



    要超級超級蔚藍!!!!



    (話說~ 你都不會看人家網誌的吼~)



    ※劇情需要 收到東西請記得還給我



    看得懂嗎XDDDDD

    回覆刪除
  2. 超級超級蔚藍!

    結果卻是憂鬱的那種type...(淚



    我連自己的網誌都久久才會上來一次了,

    其實很少有動力每次都去看完名單裡有的網誌(死

    整個會很累...



    最後一句...會懂才比較奇怪吧( ̄д  ̄ ;

    回覆刪除